首页 > 锡言励语

“做”而论道方成事

发布日期:2022-01-11     浏览次数: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脱离了实践,坐而论道长不了知识、增不了才干,年轻干部唯有坚持“做”而论道,才能成为善谋事、敢担事、能成事的好干部。

  回望党的百年历史,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是共产党人奋斗不止的永恒底色。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三五九旅挺进南泥湾,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在荆棘遍野中开垦出“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新中国成立之初,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克服重重阻力回到祖国,扎根科研、奋力拼搏,在多个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改革开放以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是指引着全党全国人民苦干实干,创造出无数当惊世界殊的“中国奇迹”。历史证明,我们党百年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锻造的伟大精神都来源于实践、归功于实践,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离不开实践。

  “坐”与“做”,两者一字之差,内涵却大相径庭,前者流于空想,是忽视实践、脱离实际的表现;后者务实笃行,是真学真用、真抓实干的作风。当前,少数年轻干部“坐而论道”的现象依旧存在,有的“不会为”,重形式轻实效,学习上级文件、会议精神仅满足于看懂了、记住了,而没有做到学会了、能用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导致学习成效与工作实效大打折扣;有的“不敢为”,缺少实践带来的“底气”和磨砺带来的“锐气”,在“烫手山芋”前不见真刀真枪,在“急难险重”中不敢动真碰硬;更有甚者“乱作为”,习惯于纸上谈兵、侃侃而谈,脱离实际指点江山、激昂文字,不讲白话,不接地气。坐而论道不仅对个人成长无益,对解决问题不利,而且对推动发展更是在“反向用力”。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年轻干部应争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主动俯下身子、迈开步子,拒绝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应放眼全局看问题,将增强大局意识作为立足岗位履职尽责的有力抓手,学会跳出圈子看问题,主动走出办公室的“大门”,走进万千群众的“心门”,找到解决问题的“命门”。着手实际解难题,杜绝“拍脑袋决策”,立足实际、真抓实干,在推动工作中探寻问题根源,在摸爬滚打中找到答题技巧,在大胆试错中增强解题能力。勇于探索破新题,提高改革创新意识,敢想敢干、敢闯敢试,尝试用不同角度、不同视野想办法、找路子,努力展现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全新作为。

  (无锡市新吴区新安街道佘文翀,首发于中国江苏网组工e评)

版权所有:中共无锡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IPv6

网站备案:苏ICP备09024546号

苏ICP备09024546号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