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建设 >> 远程教育

基层党校与远教站点结对工作专题——上马墩街道党校

时间:2017-08-02       浏览次数:        来源: 梁溪区委组织部       字号:[ ]

  近年来,上马墩街道党工委紧紧围绕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目标,牢牢把握党员教育“增强党性、提高素质”重点,努力在构筑阵地、搭建平台、创新手段、拓展效应上下功夫,积极探索红色引领、党群一体、资源集约的立体化、开放式、辐射型党员教育体系。今年以来,街道党工委结合“基层党建规范年”和大走访活动,以基层党校与远教站点结对试点工作为契机,丰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载体,拓宽学习教育渠道,助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深入开展。

  一、以“一家亲”基层党校为主阵,构建区域整合、集约开发的核心枢纽。立足街道实际、呼应群众需求,创新构建广覆盖、活功能、优资源和全联动的“一家亲”区域党员教育服务枢纽。一是以区域党群为重点,实现教育对象集约服务。按照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党员服务社会的“四服务”思路,将属地各级各类党组织、党员,辖区各类企事业单位、广大职工和居民群众,全部纳入“两学一做”教育服务范畴,切实形成立足党内、引领群众、辐射社会的党群教育服务区域视野。二是以红色文化为主线,实现教育功能集约开发。围绕“党心聚民心,融融一家亲”主题,突出党建引领、党群一体、党政融合的基本定位,以“家”为脉络展开“家训”(“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展厅)、“家规”(群众工作法研讨)、“家议”(基层组织共建)、“家承”(优良传统传承)等13个特色功能室的结构构思,进一步打造提升涵盖党性实践、宣教展示、培训传承和志愿服务四大功能的“一家亲”基层党校,切实将“两学一做”理论宣教、特色展示和实践应用功能立体糅合,真正做到“可看、可学、可用”的最大化集约。三是以共建共享为抓手,实现教育资源集约整合。以“一家亲”基层党校为资源汇聚、整合、对接的共享平台,依托区域党建带群建广泛开展各类组织共建、社会协作。统筹推进组纪宣统、政法、群团和社区建设,目前吸纳共建单位31家,共创“文明我先行”、“开放空间”、“多彩劳动美”、“暖心同梦”等品牌23个,形成“课程联开、师资联聘、场地联用、效果联评”的“两学一做”党员教育集约架构。四是以中心枢纽为龙头,实现教育平台集约统揽。一方面,将双向三联工作法、社区监督委员会、同心实践示范基地、大家说促进会等实践特色在“一家亲”基层党校实现统一落地展示和集中品牌管理,力促“两学一做”党教资源优势聚合、效应放大。另一方面,在各社区、园区和部分共建单位设立“两学一做”党员教育分站,日常展开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传输,形成以“一家亲”基层党校为龙头、各分站自我运转的两级党员教育联动体系。近年来,街道先后被评为省先进基层党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习实践基地。

  二、以“书记工作室”为主力,筑牢党性教育、理论宣教的基础平台。以各级党组织书记和基层党务后备干部为主体,组建“书记工作室”,重点围绕党规党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党的理论成果、群众工作方法、基层党的建设等内容,组织开展交流研讨、培训宣讲和实践探索。一是“书记讲堂”示范领学。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中心组成员和基层各直属党组织书记在党课开发和党性教育中的本职作用,按先学一步、自主备课、样板教学要求,探索实施“一把手上党课”和中心组“示范党课”轮执制度。二是“特聘讲师”专业导学。邀请党建领域各级专家领导、各类先进典型以及新闻媒体和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等,组建“特聘顾问导师团”,面向各级党务干部和广大党员群众,定期开展专题辅导、事迹报告和业务交流,从专业层面和实践视角提升党务干部和党员教育培训效果。三是“青苗巡讲”广泛送学。以12名党务后备干部为主力,组建“青苗理论宣讲团”,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送学上门,重点开展党规党章、系列讲话巡讲和“书记讲堂”示范课件的推广。四是“双向三联”分类助学。依托街道“双向三联”联系服务网络,针对特殊群体党员,以社区新闻中心、微信公众号、老伙伴客厅等为平台,分类实施“1+1”、“1+X”结对助学、跟踪助学党员志愿服务,确保在职党员、老年党员、特殊党员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覆盖面。

  三、以“社区新闻中心”为主体,创新正面引导、能量传递的拓展平台。深入建设社区新闻中心,拓展基层党员群众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传播、自我引导的外延阵地。一是创新“1+3”自我运转架构。对应宣传教育、培育孵化、联系纽带和服务引导四大功能,建立木杉新闻工作室、时事要闻发布站、记者蹲点联系站、社情民意收集站,形成“一室三站”独立运转、互为补充,舆论自我引导、能量汇聚传递的良性循环。二是探索“四媒联动”自我传播体系。力推“网媒”微平台,将正能量传递到群众“手指尖”、将解难通道搭建到群众“脸面前”。发扬“纸媒”老传统,用好社区宣传栏,扩大国家大事、民生要事、身边好事的共同关注度。探索“影媒”新载体,建立“一家亲”微视频工作室和社区新闻直播间,培育草根主播、群众演员,让党员群众自己演身边故事、传递正能量。激发“群媒”新活力,升级“家贤”道德讲堂、劳模“劳动美”讲堂等群众自我教育品牌,有效拓展党员群众自主教育渠道、提升自主教育质量和水平。三是谋求“虚功实做”自我引导实效。结合党员评议,选优配强社情民意专(兼)职观察员队伍,定期开展“大家说”民情访谈、书记邀约和同心访谈,有效对接自我引导的诉求触点。设立民情对话厅,定期召开社区新闻发布会,交流新闻线索,发挥舆情对敏感性事件的预警功能。依托社情民意直报点,联接“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构建舆情诉求和为民办实事快速通道,将自我引导落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上。

  四、以“塔影文化艺术社”为主场,激活群众参与、大众实践的辐射平台。充分发挥基层文艺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的催化作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群众参与,提升大众文化。一是坚持以“文”化人、寓教于乐。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主方向,在基层党员群众中广泛开展“两学一做”主题文艺汇演、红色电影展播、勤廉书画展览、最美摄影大赛等,让党员群众在轻松活泼的艺术熏陶中接受生动教育、激发爱党爱国热情。今年以来,先后举办了“党群携手 暖心圆梦”六一主题活动、纪念建党96周年暨“旗帜鲜明讲政治,‘两学一做’树表率”先进表彰活动等多台文艺汇演活动。二是坚持以“创”育人、寓理于乐。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确保基层“两学一做”党教实际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规范管理、星级评定、分类扶持,积极树立鼓励原创、崇尚原创的良好导向,切实加大基层原创作品催生力度,努力让党员群众在品味原汁、感受原味中,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坚持以“融”聚人,寓力于乐。以塔影文化艺术社为承载媒介,打包注册为民办非企业,集中力量实施运作“邻里圆梦大舞台”创投项目,积极打通基层各类党群特色团队引入社会资本的渠道,通过更多的党员群众自我展示、自我传播和自我实践,不断提升基层“两学一做”党教的辐射影响力。

  街道基层党校与社区远教站点结对试点工作,是加强基层远程教育学用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是提升党员教育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探索。我街道将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合理统筹,狠抓落实,确保结对试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取得实效。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中共无锡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IPv6

网站备案:苏ICP备09024546号

苏ICP备09024546号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