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滨湖区:“三抓三促”推动攻坚一线党员教育走深走实

发布日期:2024-07-17     浏览次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重提“支部建在连上”组织原则,要求把党员教育各项任务全面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推动形成“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的良好局面。近年来,滨湖区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推动党的组织向攻坚一线延伸,以“三抓三促”有力有质推动党员立足岗位接受经常性教育,持续为滨湖高质量发展增能增效。

  抓攻坚支部建设,促党员骨干一线凝聚。将“组织+队伍”相融活,聚焦乡村振兴、民生服务、城市更新、科技创新、招商引资、生态文明、安全生产、文体旅游等8类发展一线,组建攻坚支部276个,占全区在职支部25%,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分管领导、业务能手直接担任攻坚支部书记,挑起最重担子,带领全区78个村(社区)、167个两新组织、85个机关事业单位、24个国企等不同领域2400余名有本领、想干事、能冲锋的党员骨干,攻向工业上楼、“厂中厂”清理、完整社区建设等一线最难关口。将“制度+教育”相结合,细化出台攻坚支部组织设置、党员管理、组织制度、基本保障等5个方面工作规范,同步设定支部共学、党员自学、交流研习等3项教育提纲。将“目标+任务”相承接,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建立健全“月度碰头、季度研判、年度验收”机制,明确时间节点、定期对照行动任务。持续推动党员学习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双线“并进”。

  抓教育模式创新,促多元载体前线赋能。聚焦基层前线,围绕加强基层党组织堡垒,通过开展攻坚支部“书记课堂”、“青年干部话发展”研讨会、“培根铸魂”红色实境教育等形式,夯实思想政治根基;吸纳186名攻坚支部骨干,成立“红雁启航”“‘青’声飞扬”等20余支红色宣讲队,通过“宣讲助农”“民宿研习社”等特色形式,每年开展面对面、互动式宣讲200余场,确保党员教育走深走实。聚焦发展前线,围绕清华无锡研究院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成立、大湾区招商引资、湖滨商业街特色IP打造等重点项目开展“揭榜挂帅”活动30余场,引导广大党员主动在学中干、干中学,促学用相长;依托技能人才、高层次人才党员“传帮带”,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专家工作室”等,定期组织一线党员见习进修,实现党员教育与技能培养同步推进、一体落实。聚焦生产前线,将“三会一课”的场所搬到工厂车间、楼宇街区等,启动“湖湾强音”先锋直播间,依托“班前一刻钟”“指尖微课堂”等载体,开设“理论小灶”“云端课堂”等300余场,推动产业链、服务链上党员随地学随时学;推行“远教站点+非公企业”等“1+7”模式,打破远教站点只服务社区党员的固有模式,推动远教站点功能向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商务楼宇等前线延伸。

  抓资源禀赋融合,促先锋力量全线作战。集成化全线宣传,将攻坚支部的行业特色工作、领域创新做法和党员先进事迹通过公众号、纸媒、新媒体等平台宣传报道百余次,如“山水城大气污染攻坚支部力保雪浪大气国控点PM2.5浓度全市最优,优良天数比率达82.47%”“中航雷华柯林斯(无锡)航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航·创’攻坚党支部实现ARJ21到C919客机的功能扩展,取得‘CPAT’项目阶段性胜利”“滨湖资产集团‘文化焕新’荣巷街区提升改造攻坚党支部焕新荣毅仁纪念馆、推进市乡贤文化交流中心建设”等亮点工作均获得较高社会关注,攻坚招牌持续擦亮。联动化全线共进,设立攻坚支部党建联络员32位,联系帮包项目部门党委(党组)指导解决实际问题27个,督办民生实事43件,以攻坚类别统筹攻坚支部服务共享,以地缘优势协同服务解难。开放化全线共享,创新开展各类“联动式主题党日”82场,项目一线“实景课堂”197场,开展“十佳攻坚支部”和“十佳攻坚先锋”评选,攻坚项目验收后累计挑选优秀攻坚成员135名组建导师库,在下一轮攻坚中跨板块、跨领域承担“传帮带”角色,不断凝心聚力提振党员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版权所有:中共无锡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IPv6

网站备案:苏ICP备09024546号

苏ICP备09024546号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