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锡言励语

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

发布日期:2022-08-22     浏览次数:       

  调查研究有助于发现问题、把握规律,是推动发展的“金钥匙”。要想更科学地看问题、办事情,必须熟练掌握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把工作做成精品、创出特色,开创新局面。

  强化问题意识,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一定要带着问题下去。”开展调查研究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问题为标靶,可以使调查研究思路更清晰、重点更突出,避免调查研究过程中“大海捞针”。此外,问题应来自于工作实际、群众生活,而不是主观预设的“空问题”或似是而非的“伪问题”。须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熟练掌握工作业务实际,增强发现问题的思想自觉和认识问题的思维能力。在繁杂的问题丛中,有针对性、突出重点、有所取舍,聚焦主要问题和问题主要方面。一旦选定主题,就应当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揣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直到发现问题“根结”。

  坚持求真务实,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调查研究不是“打卡”“走秀”,不能“雾里看花”“蜻蜓点水”。“盆景式”调研看不到事实真相,得不到真实数据。只有真正走出去、沉下去、钻进去,在调研一线“聚村头”“进地头”“坐炕头”,坚持“一竿子插到底”,深入到问题所在地、矛盾症结处,以“解剖麻雀”的细心耐心追根溯源、力求深刻。尽可能详尽占有资料,注意在调查中听真声音、看真素材,既听“顺耳话”,也听“逆耳言”,既看“窗口门面”,也看“角落后院”,不能一得自矜。时刻保持开放的调研心态,随着调研的深入、数据的丰富、认知的提升,应当及时对原先方案中考虑不缜密、不合乎实际的地方进行调整完善。

  深入剖析研究,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研究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调查不深入研究的“虎头蛇尾”,容易“一叶障目”。对于调查得来的大量材料和数据,用“显微镜”分析、比较,以批判性思维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分析个性,归纳共性,寻找内在规律,发现关联耦合。用“望远镜”抽象、综合,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形成整体性认知与前瞻性展望。对于调查研究形成的成果,及时推动形成“实事求是”的措施,运用于开展工作,接受实践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开展二次调研,以勇于自我否定的精神,反复推敲,使思想认知、决策效果实现“螺旋式”上升,助力拿下“烫手山芋”,开创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无锡市梁溪区委组织部 许镇峰)

版权所有:中共无锡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IPv6

网站备案:苏ICP备09024546号

苏ICP备09024546号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