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支部+党校+基地工作法 务实推动农民创业致富
时间:2018-01-11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江阴市璜土镇璜土村于2007年8月建立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站点。近年来,璜土村在开展党员远程教育工作的实践中发现,虽然远教平台进一步优化,但农民通过远教获益并不明显,其根本原因在于远教理论与农民创业实践结合不够紧密,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璜土村紧紧抓住与江阴市委党校、璜土镇党校结对共建的契机,将远教与创业实践相结合,并将其纳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体系之中,探索实践了“支部+党校+基地”工作法,与江阴市委党校、璜土镇党校合作建立农民创业实践基地,把田间地头办讲座作为一种常态工作形式,将经过实践淬火的创业理论向农民群众推广,使远程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党员群众的创业实践。
一是以村委+党校为单位,夯实远教工作基础。实施了“主题化、制度化、专业化、阵地化、多维化、示范化”的长效机制。主题化。把党员远程教育的主题落实到更好地推动农村群众创业就业上,通过调研问计、集思广益、统一筛选确定远程教育课题,力求使课题更加符合党员群众的创业需求。制度化。通过完善的制度措施使远程教育更有成效,璜土村党委成立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小组,聘请江阴市委党校、璜土镇党校资深教师作为远教指导员,将创建“党员远程教育示范区”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工作小组及每个工作人员,以细化的目标来倒逼工作的推进。坚持三项制度:“民情记事”制度,每年对农民创业需求进行登记,梳理归类建立培训需求表;“培训预约”制度,制定远程教育节目时间表,与农民创业需求进行对接,推动双向选择、适时调整;“事务随访”制度,对农民创业需求进行登记后,由“创业指导员”梳理并提出培训计划,几年来,服务人数达2300多人次,群众满意率在95%以上。专业化。深化与江阴市委党校、璜土镇党校的结对合作,采取“农民点菜、院校烹饪、村委运作”的操作模式,根据农民创业增收的技能需要,不断充实远教课程和“农技课堂”专家视频库。阵地化。充分利用江阴市委党校、璜土镇党校资源,将村远教站点向各自然村辐射建立视频收看点,专门制作了收看点分布图,公布时间表和播放目录,采取小群化的方式,依据“就近、便利、有利”的原则为农民群众提供服务。多维化。将远教由室内向室外拓展,开辟了书记微博、党员微信和远教视频免费下载窗口。示范化。把党员远程教育的成果运用和转化到党员带动群众创业的实践中去,大力宣传和扶持远教带动创业的先进典型。村创业带头人许文波先后在江阴市首届创业大赛上获得第一名,获评江阴十佳青年农民、国家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二、以党校+基地为平台,推进远教工作创新实践。推行远教+基地工作试点,流转50亩土地,建立了“故乡情”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创业实践基地,在璜土镇党校教师、村党员、返乡大学生中选拔了9名创业伙伴和实践教员,采取1+1+1的模式开展工作,即在远教平台上学习1小时,在实践基地开设1小时现场课,再由实践教员上门指导1小时。基地开设了葡萄、水蜜桃、蓝莓等果树种植实践课堂,依托江苏著名品牌——璜土葡萄的产业优势,以改变传统种植和销售模式为重点,推广新技术、新理念,推动农民自主创业和璜土葡萄产业转型升级。
三、以精英+服务为动力,提升远教工作成效。以“乐业安居、璜土变金”的工作理念为牵引,在推动就业创业、帮助弱势群体上提升服务水平,使远教工作成为提高党员素质,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平台。璜土村实施村居一体化以来,面向新世纪等拆迁小区中广大失地农民,璜土村与江阴市委党校、璜土镇党校一同制定了就业扶持方案,采取定制服务+技术培训的方式,依托远教平台开展了葡萄栽培、家政服务、绿色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并针对居民“缺理念、缺平台、缺资金”的困惑跟踪实施就业指导,通过远教网络搜索到实用技术,市场信息打包提供给居民,今年来提供就业创业培训600多人次,提供创业服务237人次,推荐37人就业,指导20多户居民成为个体经营户。
通过璜土村党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远程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仍有改进空间:
1、“支部+党校+基地”工作法,需要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队伍,想干事可以通过自身的教育引导实现,但能干事,由于农村资源相对不足,建议上级定期组织培训远教专职工作者,并及时根据需要配发、更新远教设备。
2、“支部+党校+基地”工作法,除了探索实践,还需要走出去,通过上级组织的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经验,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
3、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不断进步,微信、博客等新概念逐渐走入村民的生活,需要不断探索,开辟远教的新渠道、新模式,不断提升远教工作的质量。
(江阴市璜土镇璜土村)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