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建设 >> 远程教育

用好“传音”有形平台 打造乡村基地课堂

时间:2018-01-09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手段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和党建宣传的重要手段和载体。为切实加强党员教育,促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党校的政治优势和资源优势与基层党组织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党员教育融合起来,江阴市委党校我校与红豆村、璜土村2个远教站点结对,创新思维,双向促进,进一步夯实了党校教学培训阵地,提升了党校远程教学服务能力。

  一、固本培元,不断优化师资队伍

  要为结对远教站点党员教育提供师资、技术和专业的支撑,讲好示范党课,必须有一支优质的师资力量做保证。江阴市委党校我们牢牢树立“队伍建设是党校第一建设”的理念,积极适应新形势下改革发展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新要求,固本培元不断提升教师素养和能力。

  研读经典厚功底。为帮助教师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精神、修炼好看家本领,党校我们以校内博闻讲坛为平台,以“哲学素养提升年”活动为抓手,组织教师读经典、讲经典,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系列课程。理论研修强素质。本着“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理念,通过专家辅导、自身研读、学习交流等形式,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和党性锻炼、党性修养等现实问题开展一系列学习研究活动。基层调研接地气。按照党校教师既要“上承氧气”,又要“下接地气”的要求,学校我们建立了基层调研月制度,以挂职锻炼、蹲点调研等形式组织教师深入基层一线,研究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江阴的生动实践和成功探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江阴实践的有益经验和启示转化为教学专题、理论文章等纳入课堂、写进教材。

  二、与时俱进,精心开发课程资源

  在持续夯实理论武装和加强党性修养基础上,党校我们开发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的“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阴的生动实践与探索的“专论”为主的“三论”课程体系,打造好“三大课堂”。党校我们定期深入结对点调研,了解培训需求,针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个性化的实际学习需求,推出针对性强、实效性好、适合基层的系列“培训菜单”,精心设计制作了课程教育视频,有针对性地传播党政学习内容。通过为基层服务,树立了党校良好形象和口碑,切实发挥了党校理论宣传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为顺应“构建更加开放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的要求,党校对外宣传介绍江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亮点和经验,服务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干部培训。为使“960万平方公里的大课堂”更加生动形象,党校与结对村红豆村、璜土村紧密合作,成立现场教学基地,为培训外地干部服务。党校教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充当远程教育辅导者的角色,帮助站点管理员提升讲解水平、教学组织能力和策划能力,让党员干部更好领会学习内容,提升政治理论素养。“三论”进课堂、进基层,使学理论、讲党性的主业主课在江阴党校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积极探索,做好科研促进双赢

  党校与红豆村、璜土村结对共建,为党校科研搭建了一个新的工作平台,也是江阴市委党校干部深入基层、接触群众、调研实践的重要途径。为确保科研成果具有较高的效用,党我校把两个结对点列入精品科研计划,课题组多次深入红豆村、璜土村开展实地调研,倾听农村发展中一些难题,准确而详细地收集到乡村建设、基层党建等多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为学校我们打造精品调研报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创新社会管理加强法治建设——顾山镇红豆村法治建设的做法与经验启示》《正党风 促村风 立家风 带民风》《红豆村:党建引领点“豆”成金——“老少边特”村的“强富美高之路》等多篇调研报告,为结对点的发展出观点、提思路、当参谋。

  同时,调研为学校师生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正确传达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奠定了基础。学校我们也正是在调研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提高党员教育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的工作方法,促进党校服务基层站点的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推动党校教学、科研工作扎实有效进行。

  (江阴市委党校)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中共无锡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IPv6

网站备案:苏ICP备09024546号

苏ICP备09024546号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0707